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本第152页的作业题
三、下面这两段文字是《贞观政要》中记载的唐太宗的言论。尝试为这两段文字断句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结合课文谈谈你从这两段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理性的声音”。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日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日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日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日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日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日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译文】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过去历史上舜帝制作漆器具,大禹雕刻他的祭祀器物,在那时有十多个规劝的人(定语后置),为什么一定要苦苦劝谏舜帝大禹(统治者)”【唐太宗有疑问寻求褚遂良解答】。褚遂良回答说“雕琢这事对从事农业生产有伤害的地方,编织丝带对女工有伤害的地方(伤与害组词伤害,对照翻译)【古人男耕女织的社会,这道题呼应《阿房宫赋》负栋之柱多余男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余机上之工女】统治者带头开创奢侈淫逸之风,那么这个国家也就慢慢地会走向危亡之路。如果制作漆器不停止,那么后边一定会用金属来做这个东西,如果金属也不停止使用,那么后面就好出现用玉来制作祭祀的器具,”【所用的材料越来越珍贵,背后凝聚的是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作为一个直言敢谏的臣子一定要在事物渐渐的过程中就开始(担负谏臣的责任),等到他们都完满充盈实现了奢侈淫逸,也就没有办法用来劝谏的了。唐太宗说,你说的是正确的,我所做的事,如果有不妥当的之处,无论是开始渐进,还是快要结束时,你都应该进谏。对比前面的历史,或许有大臣劝谏了(戒奢侈淫逸)这件事,你于是回答了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答应了,最终却不因为此停止(奢侈淫逸)整改。这就是国家危亡的祸端,国家灭亡也就轻而易举了。
【俎】1.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俎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2.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俎(刀和砧板)。3.姓。
【害】[hài]1.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2.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3.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4.发生疾病:害眼。5.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6.杀死:杀害。遇害。7.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hé]1.通“何”,什么。2.通“曷”,何不。
【纂】1.搜集材料编书:纂修(a.编纂,亦指做这方面工作的人;b.继承并加强修养、治理)。纂绣(编织和刺绣)。纂辑。编纂。2.古代指红色或彩色丝带。3.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纂儿。4.古同“缵”,继承。
【奢淫】奢侈淫逸。
【渐】[jiàn]1.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逐渐。渐进。渐渐。渐次。渐悟。渐冉(逐渐)。防微杜渐。2.加剧:疾大渐。3.疏导:渐九川。[jiān]1.浸:渐渍。渐洳(浸湿)。渐染。渐仁摩谊(用仁义之道感化教育人)。2.流入:东渐于海。
【比】[bǐ]1.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比赛。比附。对比。评比。2.能够相匹:今非昔比。无与伦比。3.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比二。4.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比例。比值。5.譬喻,摹拟:比如。比方。比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比画。比况(比照,相比)。6.靠近,挨着:比比(一个挨一个,如“比比皆是”)。比肩继踵。比邻。鳞次栉比。7.和,亲:比顺。8.及,等到:比及。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业已】既,已经:业已。业经。
【反手】翻转手掌。比喻事情极容易办。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译文】贞观初年,唐太宗用浑厚而舒缓的声音对侍臣说:“周武王平定商纣的叛乱,才有了一统天下;秦始皇趁着周王朝的衰微,于是吞并六国。他们取得天下没有不同,两朝皇位国运长短比较相差也太大了?”尚书右仆射萧瑀向前说:“纣王没有遵循天道,天下的人苦于他的统治,所以八百诸侯没有商量就会盟(准备推翻他的统治。周王室衰微,六国没有错。秦朝皇帝专门任用智慧与力量并存的人,像蚕一样吃掉了其他诸侯国。周朝已经战胜了殷商,一定要弘扬仁义。秦国已经实现了大一统,却专门使用欺诈的力量,不只是取得天下有不同的地方,应该是在守天下也有不同的地方,皇位在位的长短,大概也在这个方面的原因)”
【从容】1.举动。2.悠闲舒缓,不慌不忙。3.以形容声响,谓浑厚而舒缓。4.盘桓逗留。5.斡旋;周旋。6.宽缓。7.谓经济宽裕。8.谓顺利,顺手。9.指中药肉苁蓉。10.怂恿;劝诱。从,通“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正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